台湾辅仁大学日本暨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曾淳良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美国总统拜登面对棘手的陆美台关系相当谨慎保守,不会延续前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大陆“切香肠式”的政治挑衅,也不会想突破大陆对美国的底线,中国大陆对美国来说亦敌亦友。而拜登的国安团队官员对中国大陆的批评比起特朗普团队用词温和许多,国务卿布林肯在提名听证会上没有提到中国,这传递“拜登政府目前无意抗中”的讯息。
查看大图
曾淳良指出,美国拜登政府的台海两岸政策取决于美国和中国大陆权力的消长关系。面对棘手的美中台三角关系,拜登相当谨慎保守,反对台湾单方面宣布“独立”,也反对中国大陆“躁进动武”。拜登上任之后不会延续特朗普对大陆“切香肠式”的政治挑衅,也不会想突破中国大陆对美国的底线。在大选前,拜登在专访时称最大威胁的国家是俄罗斯,中国则是最大竞争者,这确认了中国大陆对美国来说是亦敌亦友。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国会提名听证会上的发言,显示中美两个大国战略竞争或大国博弈的定位十分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政府的国安团队包括布林肯等重要官员,对中国大陆的批判要比特朗普政府的官员用词温和非常多,布林肯在会上提到了要对抗俄国、伊朗和朝鲜的威胁,没有提到中国,这传递一个讯息,“拜登政府目前无意抗中”。
但曾淳良也指出,民主党传统上比较重视“民主人权”的国家利益,曾四次访问大陆的拜登,可算“知中”,还称不上“亲中”。因此还要持续观察拜登是否相信中国大陆一定可以“和平演变”。如果拜登强调“中国威胁论”,就可能延续“抗中”或“遏中”政策,中美战略竞争关系将会更加激烈。
曾淳良表示,理想世界中,台湾希望看到的陆美台关系是“等边大三角”的平衡架构,除了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关系完整厚实,“台美”、两岸之间关系也很平衡。但对崛起的中国大陆来说,怎么可能与台湾平起平坐?在现实世界中,只有中美两个大国战略竞争或大国博弈的关系,“台美”或两岸之间都不容易构成完整的、平衡的一边,是在虚构的陆美台“等边大三角”范围中的两岸“小三角”合作、竞争或对抗的关系。
曾淳良说,事实上,中国大陆并不期待民进党“政府”有意愿和中国大陆共同维护好两岸关系、让两岸交流、互动回归常态,但近期拜登政府已释出温和的对台政策讯号,也表态回到中美两个大国的战略竞争关系,加上大陆的综合实力已有增长,由此来看,“时”与“势”对打破两岸僵局似乎有利,两岸关系也有机会朝正面的方向发展。
曾淳良认为,拜登主政的美国,台湾在其印太战略中仍有角色,美国一贯遵守“台湾关系法”,“三联合公报”和“六项保证”指导下的“一个中国政策”。台海和平稳定为美国持久利益,且美国政府认为台湾的安全对印太地区的整体安全稳定至关重要,为维系台海和平,拜登不会赞同美国采取会过度刺激或挑衅大陆的作为。
曾淳良说,拜登可能会在两岸保持“战略模糊”的立场,吓阻中国大陆对台用武,同时表明不支持“台湾独立”,但支持台湾扩大国际活动空间,而大陆对台湾的底线是“法理台独”,民进党“政府”虽然会坚持“治权”的完整性,仍不至于挑战大陆的底线,两岸关系在拜登执政一段时期后可能将再有变化。
相关推荐:
兰德建议美政府:中国大陆统一台湾 收复钓鱼岛都别管
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将战线扩大到三八线附近,此时,美国收到中国的警告。当时,对于“中国是否出兵”朝鲜的问题,美国拿不准。而兰德公司在对当时的中国国情、领导人毛泽东的性格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等众多证据详细分析后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中国定会出兵朝鲜;二是美国会以不光彩的姿态从朝鲜战场上失败而退出。
而从最后的结局来看,兰德的预测完全正确。
而近日,中国军事专家杨承军撰文称,美国兰德公司1月22日向政府呈送了一份咨询报告,报告建议,中国已经崛起,为了台湾对抗中国大陆吃力不讨好。可以实质放弃台湾,降低对台湾承诺,承认中国大陆在东亚的利益。中国大陆统一台湾时不要管,收复钓鱼岛时也不要管。只有日本被入侵的情况下才管。以此为基础,和中国大陆谈判区域利益,开展商贸合作。
杨承军说,从信息的来源看,是可信的。对于这个报告所反映的内容,也是比较客观的,反映了美国主流智库对中美关系现状和前景的基本心态。杨承军认为,兰德报告建议美国政府“可以实质放弃台湾,降低对台湾承诺,中国大陆统一台湾时不要管,收复钓鱼岛时也不要管”的建议很好,特别是在当前,美国更需要拿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把本国的疫情、经济、社会及内斗问题解决好。
兰德公司,全球最著名的国家战略咨询机构,其在业界以其严谨的研究作风、高超的预测能力享有很高的名誉。自成立以来,其为全世界提供了大量的客观分析和有效的研究报告和解决方案。
在20世纪,一些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水门事件、苏联解体、柏林墙的倒塌、东西德合并、里根经济学、沙漠风暴等,背后都有着兰德公司的影子。而兰德的研究成果,对美国军事、外交、科技以及经济等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影响到地球上的数十亿人。
而在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前一年的1990年12月,兰德就撰写了一份关于苏联经济实力和世界地位的报告,报告称,苏联198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为7000亿美元,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水平。由于通货膨胀,苏联人的人均消费水平已降至世界中下档次,全苏联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以下。也对苏联的最终情况做了分析。最终,苏联解体了。
笔者认为,美国政府对于兰德公司的建议着实应该听一听,因为兰德公司确实在对一些国际重要转折事件上的预测,还是极其客观、精准的。
能够预测中国出兵朝鲜,说明实力不凡,但遗憾的是,当时美国政府没有听信,一是认为中国经过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经济萧条,民众不愿战争,所以判定“中国不会出兵”。二是不想花500万美元买兰德的分析报告。后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得知兰德的预测后说,我们舍不得花500万美元,就却在朝鲜战场上830亿美元的资金,更重要的是,还失去了十多万美军士兵的生命。
中国的崛起和快速发展,让中国入了兰德的眼,所以,近些年来,兰德公司会对中国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做出预测。
2015年,兰德推出了一份名为《1996年到2017年美国与中国军事实力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在1996年,美国军力几乎在所有领域都占绝对优势,但到2017年,如果台湾海峡发生冲突,那么美国想要实施某些行动会很困难,美国的军事优势大幅度缩小。报告当时称,从中美两国综合军事实力上看,中国不是美国对等的竞争对手,但两国若在东亚发生冲突,中国的地理优势和其他优势会抵消美国的许多军事优势。
意思也就是说,到时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呢。
2017年,兰德发表报告称,“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美国可能输掉与俄罗斯或中国的战争”,因为美国武装力量在现代化进程中已经落后于俄罗斯和中国,无法充分抵御欧洲和东亚的挑战。
也就是说,美军规划了“两线作战”战略,但实际上,多重因素制约下,美国能应对一场“大战”就不错了。
2018年,兰德发布报告称,大陆“武统”概率大增。大陆一直在寻找一个机遇——让中国台湾和美国忙于应对多个角度的袭击。报告说,大陆具备打击美台空军基地的能力,也有能力给战区内美台空军带来严重损失。
而随着近年来中国大陆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中国确实有能力攻击中国周边的美军基地,台湾的军事力量,更不在话下。而美国目前对中国军事力量最担忧的,就是“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对美国军事基地的威胁”。
而中国的导弹实力,确实在各种武器装备中拔得头筹,也之所以,美国不敢轻举妄动。
2020年,兰德发布的一份名为《中国大战略:趋势、轨迹与长期竞争》的研究报告认为,尽管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同的挑战,但中国仍然将在2030年后的某个时候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同样,中国某些领域的科技实力也将在2050年时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科技的创新与能力将助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研究者认为,中国的外交战略非常成功,中国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整个发展中国家的联系,这对于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繁荣密切相关。但中美对抗仍将发生。中国寻求从西太平洋地区将美军驱逐出去,因此两国间的对抗和冲突的可能性将极大提升。不过,研究者认为,中国仍然希望避免与美国开战,因为这对商业和经济不利。因此,中国会积极寻求管理冲突升级的可能性。
总之,中国统一台湾是必然,收复钓鱼岛也是必然,美军在中国收回国土的行动中,如若妄自行动,到时,只能自食恶果,就像朝鲜战场上一样。
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