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更新
我因为这条回答,获得了知乎致知计划知了奖铜奖,在此感谢大家的点赞,非常开心我分享的知识能帮到大家,也得到了知乎的认可。
以后我会继续在食品领域写回答,欢迎大家关注我,多邀请我回答相关问题,多给我点赞,谢谢
会看,并且一定要看。
成分表与营养标签是整个包装上最应当值得仔细查看的部分,它们能够给你带来最重要的信息,也是普通消费者获取信息最简单直接的途径。
简单地说,仔细查看成分表与营养标签,不仅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解决“买不买”和“买哪个”的问题,更可以揭开关于吃这件事的所有的“黑幕”。
下面我通过理(没)论(人)课(看)和方法论来告诉大家。
一、理论课
所有的预包装食品都被要求要严格的书写范式、规范的排版在包装上体现出消费者应当知晓的信息。国家标准中对于成分(配料表)与营养标签的要求尤为严格细致,所以除了一些被豁免的品类(酒类、咖啡与茶等)以外,相信绝大多数人在包装上找到成分表与营养标签并不困难。
至于如何读懂配料表和营养标签,这就是相对需要比较专业的学科知识与科学素养的了,我写得太多估计大家就没人愿意看了。我之前在专栏的Read Label计划中曾经详细写过营养标签如何指导大家减肥或者避雷,有兴趣的好奇宝宝们可以看一看,算额外选修吧。(这篇文章里我真的写得非常详细了,从理论课到方法论都有)。
会啊。而且我觉得这应该是每个人必备的小技能,因为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帮你排雷,少交智商税。在我们买东西的时候除了看保质期外,还要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一、配料表打个赌,大部分人买东西做不好这一步:看食物背标。
就算有意识要看,顶多也就瞄一眼保质期和热量。实际上,食物背标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
最基础的,它能帮你识别很多智商税话术。低卡、无糖、高蛋白?广告可以吹得天花乱坠,但食品包装袋永远是诚实的。